梁平农业信息网

人气指数:1 页面更新时间:2016-07-15 18:12
网站介绍

  地理位置 梁平县位于东径107°24'-108°05',北纬30°25'-30°53'。距重庆市东北230公里。东接万州区,北连四川省达州,西靠四川省大竹县,南与垫江县、忠县相邻。全县东西横跨65.35公里,南北纵贯52.1公里,幅员面积1892平方公里。
   自然状况 梁平县辖区属渝东平行岭谷区,境内东有高粱山、西有明月山、中有高都山,呈北东走向,岭谷平行排列。纵观全境,地势高出邻县,宛如一大台地,境内的高滩河、黄金河、汝溪河、普里河、明月江、波漩河等六条主要河流均分别流向四周邻县,"三山平行,一坝居中,丘陵起伏,六水外流"是我县地型地貌的典型概括,县内高峰位于东山窄垭口左峰,海拔1221米,为石安镇双河口,海拔221米。全县土地189213.33公顷,毛耕地92133.33公顷,园地2486.66公顷,林地30400公顷,疏林草地8666.66公顷,草山草坡13533.33公顷,水域7160公顷,其它土地34833.33公顷.在毛耕地中,净耕地77140公顷,占总土地面积的40.77%.在净耕地面积中,水田42616.21公顷,占耕总面积的65.17%。全县土壤共有四个土类、六个亚类、十七个土属、六十个土种、以灰棕紫色水稻土、红棕紫色水稻土、老冲积黄泥水稻土、灰棕紫泥土和红棕紫泥土五个土属为多,约占86.12%.耕地 有机质为1.55%,全氮0.096%,全磷0.078%,全钾2.14%,碱解氮86PPM,速效磷4PPM,速效钾84PPM,PH值平均数是6.9o,林地和草地有机质及氮、磷、钾含量略高于农耕地。丘陵占44.28%,河谷平坝仅占55.72%。其中,海拔500米以下的面积4.4119万公顷,占耕地面积67.46%;海拔500~800米的1.757万公顷,占耕地面积的26.87%;海拔800~1200米的0.37万公顷,占耕地面积的5.67%;海拔1200米以上的无耕地面积。

  气候特征 梁平县属暖湿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春季气温不稳定,初夏多阴雨,盛夏炎热,多伏旱,秋多绵雨,冬季温和,无霜期长,湿度大,云雾多。2010年平均气温16.6℃,年均无霜期282天,年均降雨1262.1毫米,降雨多集中在5--10月份,平均985.9毫米,占全年的78%,特别是6--8月份,雨量更集中,平均516.9毫米,占全年的41%,有"雨热同季"的特点,年均日照1336.4小时,多集中在4--9月份,为942.3小时,占全年的70.5%;年平均气候在18℃左右,冬季气温平均在6-8℃,夏季平均气温在27-29℃,日照总时数1000-1200小时,冬暖夏热,无霜期长、雨量充沛、温润多阴、雨热同季,常年降雨量1000-1400毫米,春夏之交夜雨尤甚,素有"巴山夜雨"之说。

  行政区划 2010年,梁平县共辖2个街道办事处,24个镇,8个乡, 316个村, 25个居委会。2011年,梁平县委提出:以“314”总体部署为总纲,坚持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,围绕扩城、强业、富民“三大任务”,大力实施“四大战略”,全面建设“五个梁平”,努力“做大城市、做强工业、做特农业、做活商贸、做靓文旅、做优环境、做实民生、做牢根基”,落实“民生十一条”,开展“唱红打黑”,大力推进工业化、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一体化,经济社会步入了科学、健康发展的快车道,为探索共同富裕奠定了重要基础,建设以金带镇为中心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,包括16个乡镇街,即:梁山街道、双桂街道、金带镇、仁贤镇、礼让镇、明达镇、龙门镇、新盛镇、聚奎镇、屏锦镇、回龙镇、荫平镇、云龙镇、和林镇、城北乡、安胜乡。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”面积10.54万平方公里,占全县总面积的55.72%;建设以福禄镇为中心的东部山区 “生态特色种养” 基地。包括8个乡镇,即:福禄镇、曲水乡、石安镇、柏家镇、紫照乡、大观镇、铁门乡、蟠龙镇;建设以袁驿镇为中心“西山高效农牧渔业”原生态种养区,包括6个乡镇组成,即:袁驿镇、虎城镇、碧山镇、七星镇、竹山镇、龙胜乡。

  民族人口 以汉族为主体,此外有土家族、苗族、回族等9个少数民族。 2010年末,全县总人口中91.1071万人,比上年末净增300人,增加0.003%,常住人口68.7525万人,其中,城镇人口12.84万人,占全县常住人口18.68%。人口出生率为14.9‰,死亡率为10.1‰,自然增长率为4.8‰。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性别比(以女性为100,男性对女性的比例)110.03:100。城镇化率34.3%。

  农业资源 县域内既古老的植物品种,又有人工培植的农作物、树木、畜禽、鱼类。森林植被有3类、135科、363属、560余种,经济林木有油桐、茶叶、桑树、柑桔、,其中"梁平柚"、"梁平蜜柚"栽培面积较大,品质好、色泽优、肉质厚、营养丰富,荣获优质柚类评比金奖,享有“中国名柚之乡”美誉。家畜家禽类有26科、39属、69种,以猪肉和水禽产量多,梁平“张鸭子”畅销全国。鱼类有养殖的8科、30属、44种,以鲤科为主,其中青、草、鲢、鳙为主要饲料鱼种,"梁平甜茶",梁平优质伏淡季小水果也独具风格。

  全县有栽培植物560多种,主要是水稻、玉米、小麦、薯类、豆类、油料作物等六大类,尤以优质水稻种植居首,约占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。除粮、油、蔬菜等农作物外,还有油菜、花生、油桐、茶叶、蚕桑、黄红麻、烤烟等名优经济作物,是全国首批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。果树作物主要有柚、柑橘、梨、李、桃、枇杷等,尤以梁平柚盛名,被誉为“中国名柚之乡”的美誉。 县域内各类动物资源600余种,有金丝猴、华南虎、蜂猴、黑鹳等近100种国家重点珍稀保护动物;40余种畜禽类动物中,梁平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之一,有“中国水禽之乡”美称。

  农业经济 201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.3729亿元,较上年增11.68%,农业增加值实现19.4753亿元,较上年增6.4%。其中,种植业17.3509亿元,较上年增15.06%;畜牧业9.7517亿元,较上年增3.97%;林业0.7969亿元,较上年增15.68%;渔业1.1409亿元,较上年增33.65%。

  农业生产  2010年播种面积95309公顷,比上年净增加992公顷。其中粮食播种面积73165公顷,比上年增加316公顷;全年粮食总产量38.1545万吨,比上年增产2.02%,已连续八年获得丰收,为建国以来高年份的102.02,粮食平均亩产5214.9公斤/公顷。蔬菜播种面积14575.4公顷,比上年增加508公顷;蔬菜产量36.2568万吨,创历史高产量;平均蔬菜产量26435.85公斤/公顷。油料种植面积7402公顷,比上年增加192公顷;油菜籽总产量1.143万吨,为建国以来高年份的104.2;油料平均产量1743.2公斤/公顷。薯类种植面积14603公顷,比上年增202公顷;薯类产量5.013万吨,为建国以来高年份的102.4。肉类总产量6.5974万吨,建国以来高年份的110.95;水果总产量6.5486万吨,建国以来高年份的103.45; 水产品总产量1.0253万吨,建国以来高年份的150.25;茶叶总产量0.001万吨,建国以来高年份的110.2。

  农村家庭基本情况 全年农村居民2010年人均总收入7568.90元,同比增长21.36%;人均纯收入5528元,增长18.7%;人均总支出5281.7元,同比增长15.62%,其中生活消费支出3952.68元,同比增加15.36%;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指数48.3%。每人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1537.35元,同比增加21.42%;平均每人经营耕地面积1.19亩,同比增加9.17%;平均每人拥有住房面积37.56平米;平均每人消费原粮186.47公斤,同比减少5.29%;平均每人消费蔬菜126.44公斤,同比增长2.98%;平均每人消费食用植物油5.62公斤,同比增加7.66%;平均每人消费肉类35.58公斤,同比增加27.76%。

  
  
  联系方式
  梁平县农业委员会
  地址:梁平县梁山镇迎宾路134号
  联系电话:023-53222112
  电子邮件地址:nwxtb@163.com

免责声明:
此页是<梁平农业信息网>的介绍页面,并非官方站点,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。
如涉及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30日内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

网站资料
网站名称: 梁平农业信息网
网站栏目: 网站简介 网站链接
网站链接: www.lpmny.gov.cn
收录查询: [百度收录] [360收录] [搜狗收录] [必应收录] [谷歌收录]
网页版本: Mip版 手机版 电脑版
本页链接: https://wang912573.honpu.com/